骨科一病區完成我院首例膝關節外側單髁置換術
4月14日,我院骨科一病區向柄彥博士團隊完成首例膝關節外側單髁置換手術,術后第二天患者即可下地進行簡單活動。
71歲的李婆婆,因長期膝關節疼痛嚴重影響生活質量,多次輾轉就醫,未見好轉,近期來院就診。患者住院后,向柄彥博士詳細詢問了患者病史,經過體格檢查,結合患者X片、膝關節磁共振、臨床表現等,診斷患者為股骨外髁剝脫性骨軟骨炎,需行關節置換手術??紤]患者膝關節病變主要集中在膝關節外側間室,內側間室及髕股關節相對良好,同時患者年齡較大,進行外側間室單髁置換手術對患者更為合適。相對于傳統全膝關節置換術該術式創傷小、時間短、出血少,因其更接近正常膝關節生物力學本體感覺,具有術后功能恢復更快、術后療效更好等特點。
外側單間室關節置換患者相對其他間室病變病患相對較少,僅占全部單間室骨關節炎患者的1/8,外側間室單髁置換手術在我院屬首次開展。同時也因膝關節外側間室解剖復雜,運動學特點研究較少,為了保障手術效果,術前向柄彥博士團隊多次探討,查看相關文獻資料,與業內專家交流取經,制定了周祥的手術方案。經過患者及家屬同意,4月14日上午9點40分,由向柄彥博士主刀為患者實施外側間室單髁置換手術,手術過程歷時50分鐘,術中出血不到40ml。術后各項生命指標正常,2小時后患者即可自行進行膝關節功能鍛煉,術后第二天患者可下地進行簡單活動。
術后第二天李阿姨可下地進行簡單活動
隨著醫學快速康復理念的發展與普及,關節外科手術正朝著精細化、個體化、微創化的方向高速發展,在這樣的理念下單間室關節置換越來越受到關節外科醫生的重視,但單間室關節置換的手術難度非常高,要求主刀醫生必須非常熟悉關節解剖學特點,更要有豐富的手術經驗,才能在狹窄的空間里游刃有余。我院此次膝關節外側單髁置換術的成功開展,標志著我院在該領域取得實質性突破。
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